今天甘肃安全应急培训带大家解读“霸王级”寒潮:
何为“霸王级”寒潮?
专家:提醒公众用词 并非专业术语
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中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中国气象部门规定: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Z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Z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当48小时内Z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Z低气温小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气象部门就要发布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每年都会造访中国,但此次寒潮被冠以“霸王级”引人关注。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霸王级”是用来形容此次寒潮的程度,并非专业术语。此次寒潮是今年入冬以来Z强的一次,又正值“四九”这个一年中较为寒冷的时候,因而其影响会特别大,为了提醒公众注意,特冠以“霸王级”之称。
“虽然此次寒潮为这个冬天Z强的一次,但并非史上Z强。”李小泉补充说。
“霸王级”寒潮有啥影响?
南方13省区市雨雪冰冻
受此次寒潮影响,南方13省市将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中东部有强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达10-14℃,安徽南部和浙江中部等地Z低气温可能逼近1月历史极值。
多地出现雨雪天气。据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寒潮影响全国雨雪将有所增多,1月21日强冷空气大举南下,多地将出现雨转雪过程。21日至25日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的气温将先后下降6~8℃,华北北部、江南东北部及云南东部和南部等地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1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Z低气温将下降至零下10℃左右,0℃线将南压至华南北部一带,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Z低值,安徽南部和浙江中部等地Z低气温可能逼近1月历史极值。至26日开始,中东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
影响持续多久?
专家:大概一周左右 25日前后南方气温将回升
“受此次寒潮影响,南方主要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雨,甚至可能出现冻雨天气。”李小泉分析,对北方而言,主要是降温,诸如北京,气温就将降到入冬以来的Z低温。
据悉,本周北京迎来今冬Z冷周,受冷空气持续影响,预计未来一周,北京的气温都将维持低迷水平,Z高气温普遍维持在零度以下,其中22日Z低气温将跌至-14℃。
寒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李小泉表示,此次寒潮影响将持续影响一周左右,受其影响,北方低温主要将影响人们的出行。而南方,由于出现了雨雪冰冻天气,农作物将受较大影响。
“此次寒潮对南方的影响肯定会有的,但估计25日前后,南方的气温将逐渐回升。”李小泉表示。
与2008年雨雪冰冻孰强?
专家:不会那么严重,但需要防范
有网友将此次寒潮与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相比较,对此,李小泉表示,“现在看来,这次应该不会达到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的程度,但也会出现类似的灾害,值得注意。”
另有气象专家也分析称,2008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是连续四次雨雪天气过程的影响,实属历史罕见,而这次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只有一次,因此不会有2008年初的那次影响严重。但是眼下春运将至,加上今年冬天南方一直处于雨水偏多的状态,大家对这次过程仍然要加以重视,提前做好相应防范工作。
专家提醒,长江中下游、江南和贵州等地需防范雨雪、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以及城市运行等的不利影响;东部和南部沿海省份需注意防范海上大风对海上运输的不利影响。
“霸王级”寒潮成因?
或为全球变暖导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解读了目前大范围雨雪和强降温天气过程的成因。张涛认为,造成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罪魁祸首就是“极地涡旋”,它有三个特点:尺度大、强度强、位置偏南。尺度大指的是它的影响范围大、更容易稳定维持;强度强是指低压涡旋中心气压低,因此跟它相伴随的冷空气就较强,风大、温度低;位置偏南指的是22日至23日当它发展Z为强盛时,中心位置大约在渤海,因此,冷空气影响地区偏南,华南、南海都会受强冷空气影响。
据了解,造成寒潮的原因有多种,但许多专家都认为,此次“霸王级”寒潮与北极气候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球变暖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全球变暖以及气候异常,外界暖空气的大量入侵,也会使原本稳定的极地涡旋系统失去平衡而分裂南下。比如北极地区原本是寒冷气团的堆积地区,并被周围的高气压包围着。这种“南高北低”的态势被称为北极涛动正位相。在这种情况下,冷空气都被限制在极地范围。但近些年来,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发展,当暖高压强行进入,使得寒冷气团移位,倾泻而下到中低纬度地区,进而引发寒潮。
甘肃安全谷应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SOHO1801
联系人:刘晓军
联系电话:13993166786 0931-8817988
技术支持:迅豹网络-祥云版推广平台
![]() | ![]()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 |